用設計點亮台灣社會
地狹人稠的台灣以國家歷史發展來說其實非常年輕,在許多外來民族殖民的背景之下,文化組成十分多元,與文化息息相關的設計概況更難一語道盡。近幾年由於台灣政府將「設計」作為重點施政方向之一,積極推廣包括「2016設計之都」、「台北設計城市展」等計畫,加上由民間執行舉辦的「台灣設計師週」等設計活動讓設計熱潮席捲台灣上下,設計也成為現在年輕人最感興趣的科系之一,連政治都因設計團隊加入影響選情,使得政壇開始紛紛起用不同設計師設計主視覺LOGO,設計總算慢慢開始滲入大眾生活,一般人也開始會在意設計師是誰。
眾多設計領域的台灣設計師當中,現年38歲的聶永真是國內最常被媒體tag的一個名字。他以平面設計為主,設計許多不同唱片包裝與書籍裝幀,有時跨界到動畫或產品,或是劇團的宣傳物設計,作品領域多元。
#不多不少 剛剛好的設計
因將自己的畢業製作「永真急制」送到書店上架被唱片公司的人發掘,2003年開始做唱片設計之後,他獨特的視覺風格為許多歌手的唱片設計出特別氛圍,也讓他慢慢成為眾多歌手指定合作的設計師。
之後跟《莎妹劇團》的合作更是讓聶永真的設計作品跳脫商業框架,呈現出他在設計上無框界的想法。他認為舞台劇的視覺可以很好玩,剛好莎妹劇團也是放很開、某種前衛類型的劇團,所以才會一直跟他們合作。不僅是為莎妹劇團設計主視覺或書籍,他也會與其導演BABOO一起為別的業主做案子。像是最近BABOO擔任無獨有偶工作室一齣取材自著名繪本作家佐野洋子,生前最後的散文集《無用的日子》的舞台劇「洋子yoko」的藝術總監,主視覺設計便由聶永真擔綱。
「因為發現他sense非常的好,慢慢地越來越熟,就會非常甘願的為他做很多東西,他是特別的,我們比較像是一起創作一些東西的伙伴,不是客戶與設計師的關係。」 聶永真說。
這10幾年來他在設計心境上的轉變,從一開始所謂比較「ㄏㄧㄠ/」的設計風格漸漸轉變成現在所謂「剛剛好」的成熟樣貌。從作品可以感受到聶永真在設計上不斷收斂精準,用最極致的簡單,傳達最重要的訊息,反而才能表現設計師的氣場。
#無關得獎 找到自我設計風格
隨著作品的推陳出新,聶永真受到極大注目,設計市場上漸漸出現一些「
類聶永真」風格的作品,也代表他的作品成為平面設計的指標性風格,但聶永真自己認為如果設計只是一種注重外表的表現形式,那作品將會變得非常空洞,會隨著當代流行的產物而隨波逐流,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台灣做設計的人也經常迷失在「得獎的作品才是好設計」的觀念裡。對此情況他表示,「但是得獎並不等於什麼耶其實。」,有些設計公司的確會以得獎來當作被客戶檢視的credit,但那些獎項對聶永真來說不代表什麼,細究其原因,
「得獎作品雖然都能說是好設計,但我不見得對那個得獎作品有『感覺』,得獎的可能在商業水準上很成熟,但我喜歡的反而是一些很art像是東京TDC那一類的作品。」
#點亮社會 設計參與層級拉高
因為不需要追趕潮流,只要專注的讓設計恰如其分的出生就好,在業界十幾年的經驗,除了大大小小的設計獎項之外,加上成為台灣首位瑞士國際平面設計聯盟AGI會員、及受邀擔任紅點設計競賽的評審等經歷,不斷挑戰自己的他每一步都相當受到台灣設計市場關注;最近除了與7-11合作夏季限量咖啡杯及周邊商品設計引起一陣收集熱潮之外,討論度最高的便是他為下一屆台灣總統候選人蔡英文所設計的主視覺設計。
自從2014年台灣的太陽花學運時,聶永真自告奮勇跳出來為當時學運在紐約時報刊登的廣告設計版面後引發輿論熱議,其後工作室的另一位設計師陳燻雞為當時的台北市長候選人柯文哲設計VI也引發不少政治口水,這次則是為他們自己的政策認同為候選人做設計。
「其實就算我沒有為蔡英文做設計,她依舊有可能會當選,只是如果我能為自己所認同的政治理念,付出我的努力與專業讓她的選舉視覺變得很美,除了她的支持度與討論度變高之餘,藉由這個案子讓設計參與社會的層級變高,我覺得對於長期以來台灣舉行選舉時,街頭總是充斥著太多長得不妥的宣傳海報的狀況,或許也會有一些新的美學刺激。」聶永真說。
當時蔡英文團隊提出口號「點亮台灣(LIGHT UP TAIWAN)」後,聶永真工作室便依此文案為其提供了6案主視覺設計。顏色是在設計裡最容易讓人有印象的元素,當然也與台灣政黨各自的代表色有關係,因此本次視覺提案中刻意消除民進黨的黨徽及代表色的既定印象,甚至使用代表國民黨的藍色,讓整體視覺打破以往顏色代表的藩籬。
挑設計時蔡英文團隊內部也進行民主投票,即使是蔡英文也只有一票,最後蔡英文團隊選擇了最簡單也最大器的提案讓聶永真工作室覺得意外。
「那個圈圈有很多細節及邏輯演變才產生,但乍看之下就是一個圈圈,就算我們覺得很好看但其實業主會覺得很沒有安全感。我們感覺台灣一些重要的人的品味似乎已經慢慢進化到另外一個層級。」
聶永真覺得台灣有很多人的設計是成熟的,只是台灣需要更多成熟的業主讓這些設計有效地在社會上擴散、傳播,才能讓好的設計深入生活。
#台式風格 跟隨自我本心
當代台灣設計業界中,聶永真是最足以代表台灣的設計師之一,但提起自己的風格是否就是所謂的台灣風格,他覺得很多人認為他的設計很洋派,但他說之前他去AGI年會發表作品時,跟歐美設計師的作品放在一起比較後,發現自己的作品東方味還是最重。
「我覺得自己在台灣長大,接受這塊土地的養分,做出來的東西就是台灣的設計。我不會刻意為了做的有台灣味而放一看就覺得很台灣的元素,還是以我認為看起來很美的標準下,適應不同案子做設計。」
尋找什麼叫做台式風格是台灣當代所有設計師都在思考的一件事,但其實不需要刻意去強調什麼所謂代表台灣的符徵,「台灣人做出來的設計便是屬於台灣的設計」這個答案或許是這個大哉問最適當的解方。
聶永真
台灣知名平面設計師。近年作品獲金曲獎最佳專輯設計、德國紅點、IF 傳達設計獎;德國 Hesign 編集全球百間《Small Studios》、APD(Asia Pacific Design)與東京 TDC(Type Director Club)收錄,國際平面設計聯盟(AGI)會員(2012)、德國紅點傳達設計奬國際評審(2013)。出版作品有《永真急制》、《Re_沒有代表作》、《FW永真急制》、《不妥:聶永真雜文集》、《#tag沒有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