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記憶,就藏匿在尋常的日子裡。萬華作為台北最早發展的城區之一,不只見證港埠與商業聚落的更迭,也孕育台北印刷產業的起點。過去的活版印刷,是學徒在廠房裡挑字與排版的身影,是報刊雜誌傳播城市訊息的脈動,也是我們今天能輕鬆閱讀、溝通的基礎。那些當今在電腦螢幕上輕鬆調整的版面,當年得用鉛角一一排列成形;生活隨處可見的書籍、傳單、車票、藥袋,皆由無數塊鉛字壓印而成。印刷早已滲入大眾的日常,把百年來的城市樣貌印在我們的生活。

2025年剝皮寮歷史街區的年度藝文活動「城西生活節」,以「印一個所在」為題,帶大家回望萬華與活版印刷的故事,重新梳理印刷如何串起城中與城西,在歷史的長河中緊密交織。透過主題特展、走讀路線、週末活動與社區串聯,邀請大家穿梭街區,感受印刷的溫度,發現這些看似平凡的日常,其實都是城市被「印」下的痕跡。

文字整理:HereNow編輯部   資料提供:城西生活節


主題特展|三種「印」法認識萬華

今年城西生活節「印一個所在」,以「印刷」作為主軸,帶大家重新理解萬華與台北城中的關係。從日治時期的報社出版社到萬華街巷裡的印刷廠、鑄字行,知識的生產與印刷的勞動曾串起一條隱形卻深刻的文化動線。那些在廠房裡挑字、排版、趕件的人們,其實默默參與了城市記憶的書寫,而我們日常接觸的報紙、車票、藥袋、傳單,也都是這段歷史的延伸。

今年的特展以「印一份報紙」、「印一頁日常」、「印一種未來」三個展間,從百年前的活版印刷一路走到今日生活的風景,再到萬華印刷產業的下一步想像。引導觀者從紙張、字體與工藝之間,看見城市被「印」下的痕跡,也找到萬華獨有的所在。

○ 展覽時間:11月15日(六)至12月14日(日)10:00-18:00 (週一休館)
○ 展覽地點:剝皮寮歷史街區 129&131號、37號、39號展間

【特展互動印刷體驗】

與 PAPERWORK 紙本作業合作,特展期間讓親自印製活版書籤
#手搖活版印刷機
○ 開放時間|𝟏𝟏.𝟏𝟓 ~ 𝟏𝟐.𝟏𝟒 𝟏𝟎:𝟎𝟎-𝟏𝟖:𝟎𝟎
#傳統打樣機
○開放時間|𝟏𝟏/𝟐𝟐-𝟐𝟑 𝟏𝟒:𝟎𝟎-𝟏𝟖:𝟎𝟎
#圓盤機
○ 開放時間|𝟏𝟏/𝟐𝟗-𝟑𝟎 𝟏𝟓:𝟎𝟎-𝟏𝟖:𝟎𝟎

✴ 所有體驗皆採現場登記制 ✴
✴ 每一時段體驗名額有限 ✴
✴ 詳情依現場公告為主 ✴
✴ 主辦單位有權修改或暫停活動 ✴


週六客座專欄|五場與印刷、字體與出版的深度對談

五場客座專欄從活版工藝到字體復興、從編輯現場到出版史,帶大家用更細緻的角度理解印刷如何塑造我們的閱讀世界:

① 印一個瞬間! 搶先導讀第五期《西哈誌
《西哈誌》來到「第五期」,隨著城西生活節以「活版印刷」主題出刊,跟著本期編輯與設計師一起揭開城西慶典的序幕!
「很多印刷職人在印刷過程、新舊技術的傳承的過程會在印刷稿上留下的記號。」——設計師 Adam
「了解印刷不只是懷舊,更是重新思考『創作』如何被看見、被製作、被保存。」——執行主編 Andie
「正是所謂的『印刷』,潛移默化改變了人類歷史。」——執行主編 Wen

○ 時間|11月8日 14:00-15:30
○ 講者|西哈誌編輯團隊

② 東鑫印刷廠內的檢!排!印!活版職人現場示範
東鑫印刷廠由洪東漢師傅於1972年創立,洪師傅專職印刷環節,而排版則由林塗貴師傅負責,一人管機台,一人負責排版,兩人默契合作四十餘年,鉛字檢排、打樣與印刷完成每一份印件。經歷數位時代的衝擊,工廠將於今年底正式熄燈,邀請您一同來見證臺灣印刷輝煌年代故事。
○ 時間|11月15日 14:00-15:30
○ 講者|東鑫印刷 洪東漢 老闆 x 林塗貴 師傅

③ 入行!保存、傳承與創新。來聊聊現代活版
「活版印刷是工業產業,但與其它工業不同知處,在於作為鑄造文字與文明的載具…」——高鵬翔
「秉持以紙為本、以作為業。」——Miki Wang
有人可能不解兩人對印刷這個夕陽產業的熱衷,但想討教「現代活版印刷」的魅力,則絕不能錯過這場討論,邀你一起入行活版印刷工藝的創新之旅。
○ 時間|11月22日 14:00-15:30
○ 講者|《臺灣活版時代》作者 高鵬翔 X 小福印刷 Miki Wang

④ 日星宋體,貳號。傳統鉛字的轉生
臺灣最後一間鑄字行「日星鑄字行」與為臺灣做字的設計團隊「justfont」在2025年共同推出募資計畫《日星宋體貳號》,讓鉛字華麗轉生,在數位時代延續生命。在這個計劃的背後,是對字型、排版、設計美學連結生活文化的堅持,這場對談想邀請您一起來聊聊文字美學的傳承、保留與創新。
○ 時間|11月29日 14:00-15:30
○ 講者|日星鑄字行第三代張建堂 X justfont CEO Michael

⑤ 時報五十!文化重版半世紀
艋舺大道上的中國時報曾經是全臺第一大報,每天印量123萬份;和平西路三段上的時報文化出版公司,是台灣唯一股票上市櫃的出版社,每年出版近500本新書,如今迎來了50周年慶!在字與字之間,在紙與書頁內,我們來聽聽屬於萬華的出版文化故事,述說你所知道及不知道的當地典故!
○ 時間|12月13日 14:00-15:30
○ 講者|時報出版董事長 趙政岷


週日放送中|來自萬華在地學校與社大團隊的音樂午後

連續四週,由在地學校與社區團體接續登場。無論是柔美的琵琶、流暢的弦樂,還是充滿朝氣的管樂與口琴,每一場演出都是表演者們精心準備的成果,也是社區文化生命力的展現。今年城西生活節的「週日放送」系列活動,特別邀請來自萬華地區的國中小學及社區大學團隊,包括南門國中小、雙園國小弦樂團、龍山國中管樂團,以及萬華社大的琵琶班、長笛班與龍韻口琴社,還有社區電吹管社團輪番登場。

每一場演出將於剝皮寮舉行(各場次地點不同),讓音樂隨風漫進街區每個角落,成為城市最美的聲音風景。歡迎你帶著好奇心與聆聽的耳朵,走進這些表演現場,與表演者共同享受這美好的週日下午。


走讀路線|用腳翻頁的城市散策

走一趟城西,就像翻開一本會呼吸的歷史。跟著老師與在地人,一起穿梭榮町、城中、艋舺、西門,在老屋、巷弄、咖啡香與街頭聲音裡,找回城市的溫度。

⌇ 4 條走讀路線 ⌇發現我們每天經過的臺北巷弄,這麼有故事。

① 摩登街景的榮町時光
在榮町,一切從日治時期的繁華起點出發。走讀路線如一場穿越老台北的緩慢散步:商街舊址、咖啡香氣與冰品甜味交錯其中。你會發現,百貨的華麗早已退場,但生活的節奏仍在巷弄裡緩緩流動。
○ 導覽人|路向南
○ 時間|12月6日 10:00-12:00
○ 集合地點|西門捷運站4號出口

② 都市轉身的城中記憶
城中,是台北書寫自己最早的地方。走在影像、郵政與印刷的軌跡之間,歷史的墨香與現代的光影在此交會。這趟走讀邀請你重新閱讀城市的「紙本時代」,觸摸那些被印在牆上、藏在檔案裡、或尚未被說完的故事。
○ 導覽人|黃玉米
○ 時間|12月6日 15:00-17:00
○ 集合地點|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

③ 艋舺日常散策
在艋舺,歷史不是被展示的,而是活在日常裡。市場裡的叫賣聲、廟埕前的香火、老宅間的新創空間——都是城市生命的呼吸。這趟走讀邀請你暫時放慢步伐,貼近艋舺的節奏,感受庶民文化如何在時代更迭中持續發光。
○ 導覽人|江仁才
○ 時間|12月7日 10:00-12:00
○ 集合地點|剝皮寮歷史街區 遊客中心

④ 來去踅西門
西門,總是比城市其他角落更早甦醒,也更晚入眠。這場走讀,帶你走進影像與青春的交疊現場,從歷史建築到文創據點,從街頭藝文到庶民生活,都是城市的劇場。
○ 導覽人|黃永銓
○ 時間|12月7日 15:00-17:00
○ 集合地點|西門捷運站1號出口

*以上活動需報名參加。即將開放報名,請關注官網資訊


街區互動|用身體參與城市的印刷術

本次安排兩個藏匿在街區內的互動遊戲:「城市檢字」與「飲癮作祟⌖激安優惠」,從在街區裡檢字集章,到與合作店家一起完成期間限定的小任務,這些參與式的玩法把印刷的精神帶回日常,也把城西的城市紋理變成你可以帶走的紀念。


2025 城西生活節|印一個所在
展期:2025.11.15(六)-2025.12.14(日)每週一休館
時間:10:00-18:00
地點:剝皮寮歷史街區 129&131號、37號、39號展間

關於更多2025 城西生活節|印一個所在

Langu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