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人生,總是在各種狀態中流動,感性以上、理性未滿;友達以上、戀人未滿;小孩以上、大人未滿。而當這些情感現況,成為對創作與表演藝術的共感,可能就能與各式各樣的人們產生共鳴。繼去年HereNow專訪草草戲劇節策展團隊專文「嘉義少年帶路民雄」後,那時16歲當青春的戲劇演出,如今來到第17屆,以「以上與未滿」為主題,象徵在18歲成年前的最後,把握機會展開一連串曖昧氛圍青春氣息。不同於過往,今年活動場域主要分為兩大區域,除了「內野」主展區嘉義表演藝術中心之外,更加入國家廣播文物館,以及民雄各處的衛星店家作為「外野」。透過戲劇、工作坊、市集、走讀等不同形式的活動,帶大家欣賞地方能量、走入民雄街區。
在活動開跑前夕,Herenow 來到嘉義,跟著總策展人黃銘彰、外野策展人張嘉祥,所推薦的兩條路徑:充滿對世界探索的「親子路線」與I人也友善的「獨旅路線」出發,在擴大規模的展區之間,感受包容各類群體、「日常以上,觀光未滿」的嘉義生活。
撰文:吳亭諺 攝影:日常散步
在城市裡找回補課的機會:嘉祥的親子共學 路線推薦
█ 揭開歷史的機密面紗——國家廣播文物館
讓觀眾們多走一段路,把演出場景擴張到民雄市區「外野」場域,是今年創造「日常以上」極具巧思的所在。彷彿走入大時代下的歷史場景,首站的國家廣播文物館,光是館內收藏,就足以呈現時光中的戲劇張力。

「可能因為過去曾是管制區,平常很少人知道這裡可以進來。」嘉祥說,國家廣播文物館在二戰時期,是日本政府為進行心理戰所設立的廣播放送基地,現在則是一座國家級文物館,收錄很多廣播史料,以及來自全台相關文物、機具,平常也有固定的展覽。嘉祥正好也擔任本區的策展人,以「世界」、「社區」、「親子」為題,帶來多元文化的議題探討,讓親子與跨越世代的人們連結。園區距離民雄車站不遠,且腹地廣大,適合大人小孩一起前來散步、觀展。
【info】國家廣播文物館
地址:嘉義縣民雄鄉民權路74號
電話號碼:05-226-2016
營業時間:週二至週日 9:00-11:00,13:30-16:00
█ 不只是學府,更是嘉義人的藝文中心——中正大學
初次來到中正大學,你可能會被廣大的校地、道路兩旁高聳的小葉欖仁樹的美麗景色所震懾。畢竟,能擁有湖景的學府並不多,尤其是能遙望整片湖面倒映天鵝與拱橋的寧靜湖景。

但對在地人嘉祥來說,這是再日常不過的畫面,「小時候跟家人看表演、散步、運動都會來這。」嘉祥分享,學校裡經常舉辦各種藝文活動,除了在校學生之外,也歡迎一般民眾參與,與其說是學校,不如說更像社區的藝文中心。
【info】中正大學
地址:嘉義縣民雄鄉大學路一段168號
一個人也能在嘉義找到開講的對象:銘彰的人情獨旅 路線推薦
█ (或許)嘉義人都曾買過文具的地方書店——仁偉書局
在地經營44年的仁偉書店,可以說是書店界的柑仔店,除了文具用品、各種類型的書籍之外,有滿滿的人情味,更是陪伴在地人長大的所在。

「仁偉書店是每個在民雄生活、求學的人,都一定會來的地方。」銘彰告訴我們,這裡除了是間傳統書局、獨立書店,也是地方重要的資訊站,關心社會議題的二代接班人「大灰」不時會舉辦講座,將社會議題帶進書店。如果你剛好隻身前往,想在嘉義找些關注地方的機會,或許你能在這聊上幾句,聽見屬於這街區最真實的生活樣貌。
【info】仁偉書局
地址:嘉義縣民雄鄉建國路三段177號
電話號碼:05-221-2430
營業時間:週一至週六 9:00-21:20/週日14:00-21:20
█ 喝一杯可以聊天的咖啡——Coffeeology 咖啡學
咖啡學因為咖啡好喝、空間又舒適,是很多在民雄讀書的大學生,喜歡來喝一杯(咖啡)的地方,而對咖啡很有研究的兩位老闆,也是因為來到民雄讀書後,選擇在此落地深耕。

咖啡學的位置,就在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跟國家廣播文物館之間,特別推薦給要來參加草草戲劇節的人,在場域移動休息之際,可以來喝杯咖啡,再繼續下一個行程。
【info】Coffeeology咖啡學
地址:嘉義縣民雄鄉文化路30-25號
電話號碼:05-310-1968
營業時間:週二至週六 10:00-19:00/週日 12:00-18:00
我們每個人,都是「以上」與「未滿」的總和
未滿18的時候,我們總是喜歡一些曖昧的情節。愛情的、友情的、還有對未來不確定的,就像一抹混入多種顏色的調色盤,未知卻充滿想像。在最好的時刻裡,「以上」與「未滿」,讓人不安,但也可以迎向各種可能。
—— 為什麼以如此曖昧的概念,來傳遞「以上」與「未滿」的主題?
銘彰:17歲是一個特別的年紀,很多文本會以17歲作為某一種成長的轉捩點,例如電影《17歲的天空》,林志穎的《十七歲的雨季》,或是白先勇的小說《寂寞的十七歲》,它是一個徬徨的年紀,但卻有更多可能性,因此我們以這個不上不下的「以上與未滿」,作為今年的主軸,也藉此探討社會的狀態。
在當代社會中,流動模糊的狀態很常見,以工作來說,斜槓已是趨勢;感情來說,開放式關係很流行,流動曖昧是無所不在的。很多人會因為處在某種無法定義的時刻,而焦慮不安。我們想透過戲劇,帶大家看到「以上與未滿」之間的各種可能,認知到生命中有很多狀態是沒關係的,可以好好與它相處。

—— 兩位還記得自己17歲時,是什麼樣的狀態嗎?
銘彰:17歲時我高二,是很認真在讀書的年紀,對未來沒有任何想像,只知道我會離開嘉義讀大學,但對這世界的想像是很模糊的。
嘉祥:我反而沒有在唸書耶,在華商(指國立華南高級商業職業學校)很快樂,都在玩跟騎腳踏車,從白天騎到晚上,不然就是打網咖(笑)。因為不喜歡讀會計,上課一直在看小說,對未來也沒有規劃和想像,不過那時候讀的文學書,對我後來很有幫助,現在想做的事情,也是那時候累積下來的。
—— 今年首度同時開啟內野、外野兩個場域,請兩位分別推薦幾個活動。
銘彰:既然來到草草戲劇節,一定要至少看一檔活動最核心、由阮劇團的行動員們(*註1) 醞釀一整年,透過田野調查、劇本整理研究所製作的戲劇節目。
這幾年來,草草戲劇節一直想往更年輕的世代拓展,所以也把戲劇定義擴大,和音樂、講座、工作坊和裝置藝術做結合,呈現超脫以往印象中的戲劇表演。 例如「指定國寶」是阮劇團的劇作家吳明倫發展一整年的文本,內容從嘉義市鐵路高架化的考古發現出發,講到二二八與白色恐怖的歷史記憶,這齣劇目也特別跟「那我懂你意思了」前主唱陳修澤、魔術師林陸傑,以及阮劇團行動員鍾汶叡合作,透過音樂、魔術、戲劇等各種形式,講地方歷史文化,非常精彩。
去年我們嘗試讓獨立樂團跟戲劇共創,像嘉祥擔任主唱的「裝咖人」就跟阮劇團的文本結合,呈現效果與收到的回饋都很不錯,因此今年在草草草原又邀請更多音樂人,像FunkyMo、莉莉周她說、黑袍樂隊、邱淑蟬等,跟戲劇做媒合。另外,也推薦我們自己很喜歡的「閣學你一擺」講座工作坊,是將求學過程中曾接觸過,但出社會後默默遺失的知識、技能變成一堂堂有趣的課,讓大家自由選修。
嘉祥:外野的活動對象更廣泛、更在地,類型從演出、工作坊、導覽、講座對談到走讀都有。例如邀請大人小孩一起編竹籐、寫生、畫畫的親子互動工作坊,也有邀請作家吳曉樂跟畢業於中正大學的作家蔡欣純,透過講座分享那些小時候不能跟大人說的秘密、這個秘密帶來什麼情緒。我在想,也許會有青春期的小孩被家長帶來,不想要跟人有互動,就可以在旁邊安靜聽,然後偷偷覺得有趣(笑)。
新住民也一直是我很想了解的議題,在民雄,有很多來自越南的移工,從我小時候就一直存在在我生活之中,但他們的狀態也一直在變,現在不只單純付出勞動,也有很多人開了自己的店、有工作之外的活動,所以這次我們也與長期關注新移民議題的「越在嘉文化棧」合作,在國家廣播文物館搭建小舞台,邀請這些新住民表演自己喜歡的音樂。

—— 兩位有覺得自己處於什麼樣的以上與未滿嗎?[3]
嘉祥:我覺得一直都有耶,只是現在跟17歲那個帶著某種憤怒的狀態不一樣,比如我現在在工作上,雖然已經累積了一些,但又還沒到某一個目標,我會在想的是,到下一段之前,怎麼去維持住現在的東西。
銘彰:我現在是自在以上,自由未滿的狀態。我覺得回嘉義之後,整個人的狀態變得更自在,更能真實面對自己、跟周遭環境相處,但對我來說,自由是更高的境界,要怎樣可以真正的隨心所能,或是不被更多事情綁住,財富怎麼自由(笑)。但其實也不知道綁住我的東西到底是什麼,因為有這樣的提問,我也開始藉由這次的策展過程中思考,自己現在是什麼狀態。
—— 今年草草的親子活動規模更擴大,是否有想將什麼樣的想法傳遞給下一代?
嘉祥:我小時候其實不知道草草戲劇節,我爸媽也不太會帶我們參加地方活動,因為他們比較傳統,覺得平常認真的工作,沒事就在家休息。但近幾年我姪女出生、我爸晉升為阿公,我想,如果是我姪女跟我爸說要去草草玩,我爸就會帶她去,那他們在民雄對於親子的記憶,就跟我小時候不一樣,至少在我覺得我最難拉進來的那群人身上,會有新的記憶。而且對新生代的小孩來說,他們會有新的場域、會知道嘉義有個這樣的戲劇節在為地方努力著。
銘彰:其實草草戲劇節的命名,是取自於草柔韌的精神,每株草集結在一起,他就會形成一片草原,所以一群人一起完成一件事,是我們的核心理念。
所以草草也做了很多到草人(*註2)的培力,希望可以讓在地的高中生、國中生、大學生們相信,當大家聚在一起、把在地的故事說出來,把相信的理念堅持下去時,產生的力量可以非常龐大,並在其中獲得感動。你會因為參與這個這段歷,改變人生的看法角度,很像是走過一段英雄之旅,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每年的主題,跟生命的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關聯,希望藉由這個參與的過程,對人生有更深入的、不同面向的思考。

註1:阮劇團「行動員」概念來自actor,選擇使用「行動員」而非「演員」來稱呼創作夥伴。強調本土文化不僅是由演員或劇場構建的景觀,更是由擁有獨特態度、能take action(採取行動)的人所打造的風景。
註2:由阮劇團開啟的志工概念,環扣草草戲劇節核心「 一群人一起完成一件事 」,將16歲以上的報名志工暱稱為「鬥相共(tàu-sann-kāng)」的「到草人」。
_Easy-Resize.com_-1024x682.jpg)
第 17 屆草草戲劇節「以上與未滿 Almost, But Not Quite」
2024/03/15 – 3/23
內野-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嘉義縣民雄鄉建國路二段 265 號)
外野-國家廣播文物館(嘉義縣民雄鄉民權路 74 號)
Web:https://thegrasstrawfestival.ourtheatre.net/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GrasstrawFestival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grasstraw/
策展人黃銘彰
嘉義人,畢業於嘉義高中、臺灣大學法律學系財經法學組。「平凡製作 studio ordinary」創辦人暨創意總監。曾任藝文媒體主編,並於文化展會擔任策展人;2022 年返鄉,以嘉義為基地,從內容出發,持續創造觸動人心的好創意。團隊作品曾獲 Good Design Award、金點設計獎等獎項肯定。
外野專案策展人張嘉祥
1993 年出生,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畢業,目前就讀臺灣師範大學臺文所。嘉義民雄人,火燒庄張炳鴻之孫。現為「庄尾文化聲音工作室」負責人、臺語獨立樂團「裝咖人Tsng-kha-lâng」團長、Podcast《台灣熱炒店》節目主持人。2021 年出版《夜官巡場》專輯,入圍第 33 屆金曲獎最佳新人;2022 年出版《夜官巡場》同名小說,獲2023 年臺灣文學金典獎、蓓蕾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