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落於宜蘭最北端的「頭城」小鎮,東面海、西依山,特殊的地形位置,讓頭城自古以來便是外地人進入宜蘭的重要門戶,也因此擁有豐富底蘊的人文歷史。而時光似乎在頭城走得特別慢,新舊城區在這裡交織而成別緻的地方文化,不僅是在地人的生活日常,也深深吸引著異鄉人落腳於此。以下我們邀請三位藝術家,他們跨越大半個地球,從西班牙、美國、阿根廷來到頭城,透過他們的眼睛,我們將看見「頭城」如何從異鄉成為生活的所在。

文字整理:張容甄 照片提供:宜蘭縣政府


瘋狂海龜 club|Franky:一個治癒我心的地方

在頭城的街頭,不經意的一個轉角、走進一間店,就可以看到Franky的壁畫作品。
喜愛孩子的Franky也花許多時間帶著頭城的孩子們一同學習畫畫,並開設了工作室「瘋狂海龜club」。

「我真的很喜歡頭城,你知道為什麼嗎?」來自西班牙的當代藝術家Franky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誠懇地說著:「我是帶著一顆受傷的心來到頭城,是頭城,是這裡的大海,帶著我走出悲傷。」因緣際會來到頭城,Franky對這裡的第一印象就是離海很近,「沒有大海,頭城就不是頭城了。」因此他經常把自己交給大海,游泳潛水、搭船登龜山島,在與海接觸的過程中,他深深地著迷於頭城海域的色彩,海龜、魚、海豚等海洋元素也成為他的藝術創作元素。

在頭城的街頭,不經意的一個轉角、走進一間店,就可以看到Franky的壁畫作品,從他的畫作中,能夠看出他過去藝術學習歷程所累積豐厚的古典藝術底蘊,並融入他對色彩敏銳的觀察,以及他所喜愛的孩童、海洋等元素,使得他的畫作顯得生動而饒富思辨韻味。「我在作畫的過程,是不斷與畫作在進行對話。」Franky說,他作畫不需要打任何草稿,完美、規畫內的畫作並不是他的風格,像是他在頭城街頭所畫的第一個作品,一開始只是畫上藍色的線條,漸漸地加入頭城所帶給他的感受,慢慢地匯聚成一幅海龜與小丑魚在街區優游的壁畫,巧妙地為老街區增添了豐富的色彩。

在頭城的街頭,不經意的一個轉角、走進一間店,就可以看到Franky的壁畫作品,從他的畫作中,能夠看出他過去藝術學習歷程所累積豐厚的古典藝術底蘊,並融入他對色彩敏銳的觀察,以及他所喜愛的孩童、海洋等元素,使得他的畫作顯得生動而饒富思辨韻味。「我在作畫的過程,是不斷與畫作在進行對話。」Franky說,他作畫不需要打任何草稿,完美、規畫內的畫作並不是他的風格,像是他在頭城街頭所畫的第一個作品,一開始只是畫上藍色的線條,漸漸地加入頭城所帶給他的感受,慢慢地匯聚成一幅海龜與小丑魚在街區優游的壁畫,巧妙地為老街區增添了豐富的色彩。

瘋狂海龜 club|Franky
WEB:https://www.franky-vv.com/zh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franckyvargas/?img_index=2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eacher.Franky?locale=zh_TW


米薩維奇陶藝工作室 Misavage Clayworks|Brian Misavage:頭城採集作為日常

Brian和在地青年Sophia共同創立「米薩維奇陶藝工作室 Misavage Clayworks」。
將頭城帶給他的創作能量化為一件件富有故事性的陶藝作品。

「我的姓氏Misavage源自立陶宛語,意思是『做碗的人』,似乎命中注定陶藝會走進我的生命中。」出身於美國俄亥俄州的陶瓷重鎮,Brian自小就受到陶瓷藝術的薰陶,求學時期主修陶藝與雕塑,輔修地質學,這讓他的創作與地方、與土壤總是緊緊扣合。來到頭城,Brian和在地青年Sophia共同創立「米薩維奇陶藝工作室 Misavage Clayworks」,將頭城帶給他的創作能量化為一件件富有故事性的陶藝作品。

剛來到台灣時正逢疫情時期,因此Brain經常走訪無人的頭城海邊、遠眺龜山島,「每一天去海邊,都會遇到不同的天氣、不同的天空、不同的光線,頭城每日帶給我的變化,都讓我越來越喜歡這個地方,也讓我將所看到的東西化為創作元素。」Brain在沿著海岸走逛時,時常隨手拾起貝殼、漂流木、甚至是海廢,作為他陶藝創作的素材,「我曾經在海邊撿到玻璃浮球,這在現在通常都是塑膠的材質,回去查資料後才發現,這些玻璃浮球有可能是100年前的東西呢!」

在Brain眼中,土地上的東西都可以是創作素材,在他的陶藝作品中,可以見到特別的紋路、耐人尋味的陶器質感,這些可能是貝殼、廢棄漁網的壓痕,或是他所搜集的火山灰、碎玻璃經由燒製所呈現的效果。工作室也曾經執行挖掘「宜蘭土」的計畫,帶著孩子們去野外找尋宜蘭的各種土質,採集陶土、製作陶器。無論是陶土、設計素材,Brain的陶藝作品大量融合在地採集的脈絡,各式樣貌的材料隨著它的所在地不同,而有著獨一無二的樣貌,「因為有了這些自然採集的素材,好似作品是我與自然、與土地一同完成的呢!」

米薩維奇陶藝工作室 Misavage Clayworks|Brian Misavage
地址|宜蘭縣頭城鎮頭濱路二段408號
電話|0958-564-148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MisavageClayworks/?locale=zh_TW


音樂家 Musa(明馬丁)|在異鄉中找到家鄉

來自阿根廷的拉普拉塔(La Plata),音樂家Musa因為工作關係,跨越了半個地球來到台灣,是音樂帶著他來到台灣、來到頭城——一個與他童年記憶中的家鄉相似的地方。回憶起兒時學習音樂的過程,Musa說,他並沒有一套古典音樂派的學習系統,而是從2歲起就拿著奶奶的鍋具敲敲打打,每天與鋼琴玩具形影不離,跟著家人聽著不同類型的音樂,就這麼東拼西湊地接觸音樂,一切都是因為自己對音樂有著純然的喜愛,「正是這樣沒有壓力的學習脈絡,我與音樂的每一刻都是非常開心的,我是在『玩』音樂中生活、工作。」

音樂玩著玩著,Musa來到了台灣,對他來說,台灣的生活步調平衡而令人感到放鬆,因而決定留下。不喜歡居住大城市的Musa,偶然地在網路上發現「頭城」,沒想到卻是一個跟自己家鄉非常相似的地方,「頭城保有一些老舊的韻味,老街、地上的石頭、騎車到水邊,就像是重複我兒時的生活方式,一切都令我感到輕鬆自在。」Musa說,每當他坐上從頭城開往台北的車,仿若將他把時空拉回到兒時從家鄉拉普拉塔搭車到布宜諾斯艾利斯,能夠在異鄉找到家鄉的熟悉感,「在這裡生活、創作,是如此美好。」

在台灣玩音樂的過程中,Musa也發現台灣音樂的迷人:「台灣有很多音樂人、獨立樂團都在努力做著很純粹的音樂,很單純地用音樂唱出自己想說的話。」取得身分證的Musa,現在已是「正港台灣人」,Musa身為音樂製作公司「3690」的負責人,期待自己在未來能帶著台灣音樂走向世界,而頭城就像是讓Musa好好充電累積能量的地方,讓他能夠好好地面對自己,思考如何在台灣玩出更多音樂的可能,「期待自己可以成為一座橋樑,讓世界知道,在這座美麗的島嶼上,有一群人正做著這樣美好的音樂。」

音樂家明馬丁(Martin Musa Musaubach)
電話:0956-057-373
WEB:https://zh.musaubach.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musa.keys/?locale=zh_TW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musa_keys/
YouTube:https://youtube.com/@Musa-keys?si=JA9AL0mDnu8zQvs0


來自不同國家,卻都同樣愛上「頭城」這個地方,對Franky、Brian、Musa來說,頭城是創作來源、是旅居之地,也是他們選擇留下的原因。除了上述三位藝術家外,石城、大里、大溪、梗枋、外澳五座漁村中還隱藏許多來自異鄉、卻深耕在地的職人。

若想掌握更多資訊,歡迎關注「頭城五漁鐵」
Web:https://yilan.travel/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yilan.slowcoast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slowcoast.yilantravel/

Langu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