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陳威廷 2025 年個展《一抹灰》將於 8 月 15 日至 9 月 14 日於臺南市美術館一館展出。本展延續其以「詩」為創作起點的實踐脈絡,拓展至繪畫、石版畫與裝置等多元媒材形式。作品多以日常場景與童年記憶為基底,透過虛構角色與物件之間的關係,建構出帶有模糊情緒與時間斷裂感的圖像敘事。

相較 2024 年高雄市立美術館展覽《彼岸》以十年歷程回望個人創作,《一抹灰》則聚焦陳威廷近年感知的情感片段與生命狀態。展名所指的「灰」既是色彩,也是介於出生與死亡之間的流動地帶,象徵一種位於明暗之間、確定與不確定之間的狀態。此次展覽同步亦發表睽違十年的同名詩畫集,進一步探索文字與圖像交錯的敘事表現。

新聞資料提供:藝術家陳威廷、《一抹灰》展場攝影:黃覺深


回歸個人生命經驗 描繪存在之間的情感光譜

對陳威廷而言,《一抹灰》是一場心境上的轉向與凝視。陳威廷表示,與去年高雄市立美術館《彼岸》展覽相比,此次展覽的呈現更貼近當下的生命狀態,「如同展名一抹灰,雖然模糊但深刻的情感,生命的兩個分野出生與死亡,而人活著,就是其中的灰」。

陳威廷的創作中從不設定清晰的敘事線,畫面中的人物常處於等待、遊走與遲疑的姿態,對應陳威廷長期對人我關係、語言、感知與記憶的探索。新作〈The Tale of a Stone〉中的猴子,靈感來自創作者自身與《西遊記》中從石頭誕生的孫悟空之混合想像,眼神之中漂浮著不知所往的光,在畫面中上升或下墜的姿態,也回應陳威廷對「存在邊界」的探問。

另一件新作〈Exit〉則描繪一隻兔子牽引著熊前行,熊一邊被推進,卻仍持續書寫,彷彿飢渴於創作之中。此作亦以裝置形式於展場展出,呼應陳威廷對「灰」的理解--生與死、創造與毀滅、快樂與痛苦的同時並存。「我們不知道明天會通往哪裡,」陳威廷補充說明,「那是一種迷濛卻真實的存在狀態,也是我這次想讓觀眾一起感受的情緒維度。」

在灰色之中刻印痕跡 石版畫創作首次呈現

本次展覽中首度亮相的石版畫系列,是陳威廷近年創作的重要突破。陳威廷早在接觸大衛林區(David Lynch)、夏卡爾(Marc Chagall)作品時認識石版畫,種下興趣種子。後來在東京藝術大學中石版畫工房的橫尾拓郎先生協助下,展開為期數月的製版與創作。

石版畫不同於其他版畫類型,其製程依賴繪畫的直覺與筆觸轉化,從構圖、製版到調色皆須高度專注。歷經多次試驗與失敗,這些石版畫作品凝結了等待、遲疑與思索的動作,也成為本次展覽中最貼近「一抹灰」核心情感的創作形式之一。

石版畫的創作亦延伸至兩個特別合作計畫。陳威廷與臺灣百年餅舖「郭元益」合作推出中秋限定禮盒封面作品〈Moon〉即為石版畫,描繪一幅日月難辨、眾生奔走的宇宙畫面,象徵節慶背後不息的歡騰與活力。與臺南現代酒吧 Hērá 合作展出的石版畫作品〈Summer Night〉,靈感源於陳威廷首次造訪該空間的記憶——攀過樓梯後抵達如山丘般的空間,酒吧是夜的縮影,在此相聚的人們化為星辰,在悲喜之間閃爍。

臺南市美術館 陳威廷個展《一抹灰
展覽日期:2025 年 08 月 15 日(五)至 09 月 14 日(日)
展覽地點:臺南市美術館 一館 展覽室A(台南市中西區南門路37號)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上午10:00至下午18:00(週一休館,週六延長至21:00)
贊助單位:公益財団法人東京都歴史文化財団 、浪嫚健康鎂白有限公司

詩與畫的雙重敘事 《一抹灰》詩畫集同步發行 

延續以詩為創作根基的習慣,陳威廷將累積多年的手寫詩作重新整理、打字、編選與刪減,最終集結三十多首作品,構成本次展覽同步出版的詩畫集《一抹灰》。詩作內容圍繞陳威廷不同面向的情感與內在狀態:失去也無妨、墜落中的美、持續分裂的自我、以及無解的情緒輪廓,與作品中反覆出現的孤獨身影與模糊風景相互呼應。

陳威廷強調,詩與畫不互為註解,也不意圖彼此翻譯,而是並置於同一條情感軸線上,各自低語。本次展覽不在現場設置詩句,而是邀請觀眾先自由觀看,再於展後翻閱詩集,在圖像與文字的交錯之中,尋找自身的灰色片段。

陳威廷 x Focus In Art 展覽限定 Pop-Up Shop
預計發表詩畫集「一抹灰」以及 How2work、信五商行限量合作項目。
時間:2025 年 08 月 15 日(五)起
地點:Focus In Art (台南美術館二館 一樓入口右側)

酒吧 Hērá 衛星展與「一抹灰」聯名調酒
於酒吧空間展出三件石板畫作品,並推出「一抹灰」展覽聯名調酒〈浮夢〉。
展覽日期:2025 年 08 月 15 日(五)至 09 月 14 日(日)
展覽地點:台南市中西區民族路二段260號2樓
開放時間:晚間 19:00 至 02:00(週三公休)

了解更多 藝術家陳威廷

Language